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松堂关怀医院
医保定点,医养结合,老年痴呆护理,户外空间,临终关怀
  •   地址:北京朝阳区管庄268号
  •   更新时间:2023-10-22 15:51:56
    3000-7000 元/月
    月收费区间,费用包括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价格仅供参考,具体请电话咨询。
    200张 床位
    养老院 机构类型
  • 18710049890
    联系时请说:您好,我从 帮帮养老网 看到的信息,请问还有床位么?收费标准有变化么?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下,于1987年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26年来,北京松堂关怀医院为不能自理的老人及临终病人提供的服务融入了中华民族上千年敬老爱老的传统,为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医院总结出来的“社会沃母”理论,已成为临终关怀学的理论基础,于96年获“中美社会工作论坛”特殊贡献奖;李院长获得民政部“全国十佳优秀院长”。北京松堂关怀医院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推行的“爱心护理院工程”培训了上百名的爱心护理院院长。北京松堂医院撰写的《论优死教育》、《临终心理学》等数十篇专业论文以及“每天拥抱死亡”等著作,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李院长与首都医科大学合作撰写的《临终关怀学》,成为中国医学院校第一本临终关怀学的选修教材。医院二十多年来,接待了27个世界相关专家学者参观访问代表团,接待了香港、台湾、国内上千家医疗机构的参观、学习,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爱心护理院示范基地”。北京市卫生局评为“先进医院”,李院长被统战部评为“全国民主党派建设小康社会先进个人”。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26年来坚持“帮天下子女尽孝、给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宗旨,以医疗、护理、心理关怀、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松堂”养老关怀机构模式照护了3万多位老年病人,做到26年零投诉,创造了全国同类养老机构的纪录,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先后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面对面、焦点访谈的采访;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凤凰卫视、山东卫视、湖北卫视、美国、法国、德国、挪威等上千家媒体曾给予肯定的报道。20多年来,李院长先后在216所大、中、专院校开展“珍爱生命”和“优死教育”,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做出了贡献。 

       北京松堂关怀医院在26年的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志愿者的关心和帮助。300多个学校、社会团体及数十位社会名人在松堂医院建立了爱心小屋,累计有20多万人次的热心志愿者参与义务服务,使松堂的老人在全社会的关爱中愉快的完成了生命最后成长。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对医院和老人们进行着各种支持。

       住在这里的既有失能失智的高龄老人,也有重症无法治愈的患者。在这里不仅可以对症治疗,还可以通过聊天缓解患者的心情。李松堂院长也会时常走进病区陪患者聊上几句,满足病人的最后愿望,让他们安然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享有尊严。

       松堂医院不用陪床,全体白衣天使、爱心使者秉承松堂精神:“爱心、耐心、精心、诚心”,为患者履行全方位服务。老人入院就像孩子入托一样,他们需要关爱、需要与人沟通,以减轻心理上的阻碍和精神上的压力。

    不仅针对老人,松堂关怀医院对不同年龄阶段,需要临终照顾的病人,都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医院开设的临终婴儿病房,为无数遭遇不幸的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


    医保定点,医养结合,老年痴呆护理,户外空间,临终关怀

    月费3000-7000元

      松堂关怀医院坐落在北京东五环外管庄和双桥地铁之间,京通快速路北。从车水马龙喧嚣的京通快速辅路来到院子里,似乎一下子安静下来。医院古色古香,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小桥流水、花台鱼池、廊檐石阶、古钟佛像。置身其中会觉得这里是疗养院而不是医院,身体尚好的爷爷奶奶常在庭院里活动和晒太阳。

      老物件装点着松堂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和老人,在这里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他们似乎都走到了漫长旅途的终点,他们又都焕发出崭新的生命之光。那些从拆迁中被抢救下来,陈列在檐下的石墩,诉说着百姓的故事,劫后余生的沧桑。那些几乎已走到生命尽头,饱尝世态炎凉的老人,用笑声和“我们要活到120岁”的呐喊,告诉你夕阳无限好。

      医院主楼共三层,二层、三层是病房,一层主要是医生、行政办公及活动室会议室。大厅宽敞明亮,有爱心志愿者团队慰问演出时,这里便是老人们观看演出的会场。这里最显眼的是七根立柱和志愿者爱心墙。七根立柱记载着医院七次搬迁的故事,故事中有松堂的不懈努力,也映射出公众对临终关怀社会价值的态度变化。


    地铁八通线双桥站下车东行1.1公里 

    312路、666路双桥站下即到

    0.077937s